【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中國大陸相關網站引述,德魯里(Drewry)報告顯示,為穩定市場,航商陸續採取停航措施調節供給,在第卅四週至第卅八週(八月十八日至九月二十一日)間,主要東西向航線計畫七百二十四個航次中,已有四十九個被取消,取消率約七%。其中以跨太平洋東行航線占比最高(四十七%),其次為亞洲︱北歐及地中海(卅一%)及大西洋西行(廿二%)。但整體效果有限,九成以上航次仍照常運行。
全球貨櫃航運市場依舊面臨嚴峻挑戰,運價持續走低。德魯里(Drewry)世界貨櫃運價指數(WCI),截至八月十四日,全球平均運價較前一週下降三%,降至二千三百五十美元/FEU。寧波航運交易所發布,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NCFI)也顯示,市場疲軟趨勢延續,指數小幅下滑至一千零五十二點五點。德魯裡數據顯示,東西向航線運價跌幅明顯,跨太平洋及亞洲至歐洲、地中海等主要航線運價普遍下滑三%至四%。其中北美航線因運能過剩,加上中美關稅休戰延長,市場需求疲軟,導致美東航線及美西航線分別下跌五點二%與五點九%。
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指出,歐洲航線下跌五點五%,至一千一百八十八點七點;地東航線則小幅上漲零點四%;地西航線下跌三點八%。
與其他航線不同,中東航線運價大幅反彈,NCFI顯示其指數上升三十點二%,至一千零四十四點。南美西航線因需求穩定,航運公司管控運能得當,運價指數則月增十四點七%,至一千零九十六點一點。
近期颱風導致上海、寧波港口一度關閉,歐洲港口堵塞嚴重,加上南亞季風影響,亞歐航線供應鏈壓力進一步升高。隨著傳統「旺季」消退,航商面臨運能管理與價格穩定的雙重挑戰。
報告指出,全球貨櫃航運市場仍受供需失衡困擾,東西向航線壓力尤為突出。業內人士提醒,貨主與託運人須密切關注未來航期與美國新關稅措施,及各大航商停航策略影響,因市場走勢在未來數月仍存有高度不確定性。
(台灣新生報航運版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