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公司正面臨著運費下滑的壓力,過去幾個月的運費持續走低,使得運費已接近2019年水準,遠低於疫情爆發時的運費。根據海運諮詢機構德魯里(Drewry)的報告,在過去的8周中,運費下跌了近30%,意味著許多承運人將在今年面臨更多的壓力,並且可能無法維持去年的高利潤水平。
運費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供應鏈瓶頸逐漸緩解及對中國出口的需求下降,其在某種程度上受到農曆新年期間生產放緩的影響,然而,節後運費仍然處於下滑趨勢,這可能代表著需求仍低。
最近表明貨櫃運輸市場將衰退的航運公司是以色列的以星航運(ZIM),其在去(2022)年和前(2021)年的淨利潤分別為46.3億美元和46.5美元,而該公司預估今年的息稅前利潤為1~5億美元。
在這一背景下,海運公司須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並制定相應的策略來應對挑戰。對於依賴高運費來保持獲利的承運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此外,在過去幾個月,空白航班的數量急劇增加。這對航運公司造成了更多壓力,因為他們須要努力填補因航班取消而造成的收入空缺。
航運公司已經不指望今年上半年營收能獲得顯著利潤,他們押注在下半年的補貨需求提升,以應對大幅下調的全年利潤預測。全球主要航運公司仍然在租賃船舶,他們想要確保在未來幾個月的峰值季節有足夠的船舶容量。
根據國外媒體報導,承運人在過去幾個月已經與船東簽訂了一系列長期租賃合約,這些合約的租期通常為一年,並且包括對船舶和船東的一定保障。即使這種做法可能會對航運業產生負面影響,因為需求放緩可能導致過剩船舶容量,從而壓低貨運價格。
然而,儘管存在這些潛在風險,承運人可能會認為持續租賃船舶是一種積極策略,確保在可能出現需求上升的情況下具有足夠的船舶容量。
在過去的幾年里,全球供應鏈問題和疫情對航運業產生了巨大影響,導致船運價格飆升和船舶短缺。船舶租賃市場在過去2年顯著增長,航運公司為了應對突然的需求增長和船舶短缺而急須租賃船舶,導致了船舶租賃市場的競爭加劇,租賃價格上升。
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航運公司仍將繼續租賃船舶,這主要是因為持續的市場需求、租金穩定、船舶更新需求以及區域和細分市場需求等因素,使得租賃交易仍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有專家認為,運費下滑可能是暫時性的,並可能在未來幾個月恢復。這將取決於全球經濟的復甦速度,以及貿易活動是否能夠重新回到正軌。
(航貿週刊2023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