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維強/台北報導】

▲波交所提供
海岬型船舶市場近期出現明顯下滑,大西洋、太平洋兩航區持續低迷,其一關鍵因素是太平洋地區所有主要C5航線礦商持續缺席,船舶供應增加,導致市場承壓。巴拿馬型船舶整體市場持穩,南美出發的貨盤較為活躍,部分提前抵達的船舶成交價高於指數水平。極限靈便型船舶/超靈便型船舶亞洲市場表現較好,印尼和北太平洋需求增加,使之前低迷市場有所回暖。
波羅的海交易所(Baltic Exchange)發布最新市場報告,海岬型船舶市場出現明顯下滑,太平洋地區所有主要C5航線礦商持續缺席,致船舶供應增加,C5航線運價大幅下跌至六美元中高位,較之前十至十一美元高點大幅回落。儘管澳大利亞東岸煤炭貨盤提供一定支撐,但不足以彌補鐵礦石運輸活動的缺失。相較南美巴西和西非至中國市場偶有改善,但整體動能不穩,成交水平持續下滑,C3航線運價跌至二十美元低位。北大西洋市場則相對穩定,受益於新增貨盤和相對平衡的船舶名單,惟成交有限,運價走軟。總體而言,波羅的海海岬型航線租金價格5TC指數上周下跌四九五九美元,從超過二三○○○美元降至一八四○八美元。
巴拿馬型船舶市場表現近來引起注目,尤其西地中海與歐洲大陸交付之間略有差異,整體市場持穩。南美出發貨盤活躍,部分提前抵達的船舶成交價高於指數水平,七月下旬抵達的成交僅有少數,通常以裝貨港交船APS為基礎,運價約一五五○○美元加五五○○○○美元壓艙費。亞洲市場方面,澳大利亞出發的貨盤成交量可觀,北太平洋活躍。八二○○○載重噸船型平均運價約為一三○○○美元。印尼出發的貨盤在南方船舶緊張背景下,運價上漲約一○○○美元,最終收於一一七五○美元左右。長期租船活動有限,據傳一艘九五○○○載重噸船在日本交付,以四至七個月租期成交,運價為一一二五○美元。
極限靈便型船舶/超靈便型船舶,大西洋市場對船東來說喜憂參半,由於美灣地區新增貨盤有限,導致運價下滑。據傳一艘五八○○○載重噸船在休斯頓交船,前往尼日利亞的航次成交價為二○○○○美元。南大西洋儘管成交訊息有限,仍有一定活躍度。亞洲市場表現較好,印尼和北太平洋需求增加,使之前低迷的市場情緒有所回暖。
一艘六三○○○載重噸船在新加坡交船,經印尼至中國的航次成交價在一三○○○美元高位。一艘五八○○○載重噸船空在中國,執行北太平洋往返航次,回中國的運價為一二○○○美元。印度洋市場方面,南非需求略改善,一艘六三○○○載重噸船在伊麗莎白港交船,裝載錳礦前往中國,成交價為一四○○○美元加一四○○○○美元的壓艙費。長期租船方面仍有一定活躍度,據稱一艘六三五○○載重噸的新造船在中國船廠交付,成交價為一三○○○美元中高位,租期一年。
(台灣新生報航運版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