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航運消息 > 我外銷訂單海外生產調查 陸、港貨品出口美國比重持續降低

我外銷訂單海外生產調查 陸、港貨品出口美國比重持續降低

【記者陳維強/台北報導】

我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顯示,中國大陸及香港生產之貨品,出口至美國比重持續降低,其中有一九·五%貨品「出口至美國」,較上年下降二·七%,主因筆電廠商接單減少,加上美中貿易紛爭未解,業者將出口至美國之貨品轉由國內或其他海外據點生產,拉低整體出口至美國的比重。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一一四年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統計,其中供應鏈分散布局,中國大陸生產比率續創新低、東協生產比率則續創新高。調查顯示,一一三年接自海外訂單中,以國內生產比率占五一·四%最高,較上年上升二·三%,主因高效能運算及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擴增,筆電及伺服器廠商擴大國內生產比重,拉高整體接單之國內生產比率;其次在中國大陸及香港生產占三三·一%,較上年下降四·七%,為有調查以來(資料年九十九年)的新低;東協占九·二%排第三,較上年上升二·二%,續創新高,主因美中紛爭、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持續牽動全球供應鏈重組,臺商持續擴大在東協生產比重,其中以越南生產占三·四%最大。

海外生產貨品轉銷第三國續居首位,外銷訂單海外生產之貨品銷售流向,以「轉銷第三國」占六九·九%最高,較上年上升○·八%,其次為「當地銷售」占二四·六%,較上年下降一·二%,而「回銷國內」占五·六%。

按貨品別觀察,除居供應鏈中上游之光學器材及電子產品以「當地銷售」占比最高外,餘各貨品皆以「轉銷第三國」為主,其中資訊通信產品八五%、機械八四·七%、基本金屬七四·八%;而「回銷國內」以化學品二二·四%最高,主因部分電子用化學材料回銷國內比重較高所致。

調查顯示,東協為臺商擴增產線之首要選擇,就產線跨國移轉之地區別觀察,有擴充產線之九十六家廠商中以東協為主要選擇,占整體擴充產線家數之六八·八%,其中越南占四一·七%,我國占二二·九%居第二;新設產線亦以東協占整體新設產線家數之六○·九%為最高,其中越南占二六·一%,顯示在政府新南向政策推動下,加上東協國家具地利之便,且龐大的內需市場及關稅優勢,成為臺商供應鏈多元布局之首選;至於產線部分移出及全部移出之地區,則以中國大陸及香港占六九·八%為最高。

為瞭解外銷廠商接自海外訂單之生產地、產品銷售流向及產線轉移等實況,經濟部統計處自民國一○○年起按年辦理「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一一四年共計調查二八三三家,回收樣本二八○四家,回表率九九%。

(台灣新生報航運版20250701)

You may also like
新貨運園區首場座談登場 32單位攜手研擬高效作業規範
船長公會會員大會 表揚年度優秀船長
拚臺灣郵輪遍地開花 港務公司攜手行銷國家隊赴韓國爭取航線
陳世凱恭賀獲獎航商及海運有功暨模範航港從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