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航運消息 > 長程輪擱淺警示美國須加速基礎建設

長程輪擱淺警示美國須加速基礎建設

長榮海運的長程輪(Ever Forward)在3月13日駛離美國巴爾的摩港碼頭後在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 Bay)偏離航道擱淺。長程輪的擱淺並未造成航道阻礙,巴爾的摩港繼續正常運作。
長程輪為長榮的12,118TEU貨櫃船,船體長度約334公尺,寬度為48.4公尺,因此要讓它重新漂浮起來並不是件輕鬆的事。巴爾的摩港執行董事多伊爾(William Doyle)表示,由長榮委託的救援團隊Donjon-Smit和Cashman Dredging & Marine Construction領導的疏浚作業已於3月21日開始。團隊預計在清淤後,在港區最佳漲潮條件下,使用拖船及長程輪自身的主引擎動力嘗試重新漂浮。
2021年下半年,跨太平洋貿易航線的供應鏈中斷達到頂峰,為了避開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的壅塞,貨櫃航運公司開始轉向東海岸停靠;2016年,巴拿馬運河耗資52.5億美元進行擴建工程,好讓像長程輪這樣的巨輪能夠輕鬆的從亞洲駛往美國東岸。
據國外媒體報導,長榮海運在2000年代第一艘派往東岸的船舶為約2,700TEU的貨櫃船,略高於長程輪運力的5分之1而已,如今12,000TEU的貨櫃船已能輕鬆通過航道;今年1月從巴拿馬運河通過的大型船舶有283艘,是5年前擴建完成時的59艘的近5倍。
美國海港一直在進行疏浚作業以容納吃水更深的船舶。長程輪擱淺前停靠的巴爾的摩港就是其中一例,身為美國的第10大貿易門戶,除了設置更大的起重機和更深的泊位,當局正開闢一個額外的50英尺泊位,以及擴建一條鐵路隧道。
與此同時,美國西岸還在和塞港引起的延遲奮鬥。洛杉磯港務局執行董事賽羅卡(Gene Seroka)3月中接受彭博社的採訪時表示,洛杉磯港的營運預計要至少要到下半年才能恢復正常,目前從亞洲到洛杉磯的船舶數量已從高峰期的100多艘降至43艘。
雖然目前仍無法確定長程輪為何擱淺,但此次的事故可能會是一個提醒,讓相關官員們去意識到若船舶沒有足夠空間去避免被卡住時,會發生什麼問題。物流公司Flexport的海洋貿易航道管理主管斯特朗(Nathan Strang)認為,這裡的教訓是,也許不應只將視線聚焦於引進更多更大的船舶而已,還必須留意本身的基礎設施是否已跟上腳步。海事評論家梅科利亞諾(Salvatore R. Mercogliano)認為,美國需要正視長程輪擱淺事件背後所代表的意義,雖然美國一直在擴大東部和墨西哥灣沿岸港口以容納新的新巴拿馬型船舶,但卻忽略了必要的拖船、打撈設備和事故發生時的挖泥船是否足夠。
隨著像長賜輪、長程輪等貨櫃船越造越大,美國仍沒有跟上監控和保護這些船舶的技術。許多港口缺乏船舶追蹤系統來監控航道,幾乎所有船隻都必須在封閉水域內人為駕駛船隻,若有自動化系統將可以在船員偏離航線或航跡線時提醒船員。
(航貿週刊202213期)

 

You may also like
地中海航運貨櫃船MSC Aries號遭伊朗扣押
一艘貨櫃船在紐約港口大橋附近失去動力
長榮海運3月合併營收301.09億元 貨量逐步回溫
IBF將紅海及亞丁灣區域指定為戰爭風險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