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引述,世界航運理事會(WSC)對美國貿易代表(US-TR)宣布的新港口收費制度表達嚴重關切,並警告,這些措施可能會破壞美國貿易,損害美國生產商利益,並削弱加強美國海運業的努力,呼籲採取較為建設性的途徑與作法。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上週制定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船隻徵收費用計畫,此舉是振興當地海運與造船業及遏制中國在該領域主導地位的更廣泛戰略措施。
世界航運理事會總裁兼首席執行長Joe Kramek認為,振興美國航運業是一個重要且廣泛認同的目標,它需制定一項長期立法與產業策略。他們歡迎總統行政命令中所描述的願景,該命令提出增強美國造船業、港口與供應鏈韌性具有針對性措施與作法。他表示,但不幸的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的收費制度朝著錯誤方向邁進,因為它將提高消費者價格,削弱美國貿易,並對振興美國航運業沒有多大作用。
世界航運理事會提出幾項關注點:
一、追溯港口費用:對已在海上船隻徵收費用,不僅不會支持美國造船業,反而有可能在全球貿易面臨巨大壓力時損害美國出口商(尤其是農民)的利益,這些回溯性懲罰,打亂長期投資規劃,為美國企業與消費者帶來新的成本與不可預測性。
二、以淨噸位(NT)計算費用:根據船舶大小(淨噸位)建造費用,對運送必需品(包括美國生產線使用的零件)更大、更高效船舶造成不成比例的損失。美國定期航線進口貨物中將近一半直接用於國內生產過程。這些貨物成本增加將對整個供應鏈產生影響,提高美國企業生產成本,最終提高消費者成本,也將對美國港口造成不利影響,因美國港口已投入大幅資金擴大其吸引與處理服務於該貿易的最大貨櫃船能力。
三、汽車運輸船費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上週採取行動包含對世界上幾乎所有汽車運輸船徵收一項新的、之前未公布之費用,該費用以汽車當量單位(CEU)容量為基礎。這項針對所有外國建造船舶的斷然措施將進一步減緩美國經濟成長,提高美國消費者汽車價格,也無助於鼓勵美國海運投資。
四、法律與策略問題:WSC也提出重大法律問題,並指出擬議費用似乎超出美國貿易法授予的權力。
WSC再次呼籲美國政府重新考慮這項「適得其反」的措施,該措施可能會損害美國消費者、製造商與農民利益,而不會對振興美國海運業帶來有意義的進展。
該會補充,建設性方式,如有針對性投資激勵措施、基礎設施改善與簡化監管流程,就可帶來持久利益,而不會打亂美國貿易或增加美國生產與消費者成本。還須意識到,美國造船業已面臨重大限制因素,包括軍事訂單積壓與持續勞動力短缺。即使監管環境獲得改善,訓練有素且獲得認證的美國海員短缺也限制擴大美國船旗航運潛力。
WSC分析,海上運輸承擔美國六十五%海運貿易,每年為美國經濟貢獻超過二兆美元,並為六百四十萬個美國就業機會提供支持,總薪資超過四千二百億美元。WSC成員占參加美國海事安全計畫船舶總數的七十五%。
Kramek呼籲,政策制定者採取鼓勵成長,加強供應鏈彈性策略,並避免在全球貿易面臨壓力情況下採取可能損害美國出口商、生產商與消費者的行動。
(台灣新生報航運版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