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7月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以創紀錄的最快速度躍升,顯示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前景不樂觀,德國因俄烏戰爭而陷入成本飆升和增長疲軟的困境。此外,德國經濟在2022年上半年變得更加依賴中國,直接投資和貿易逆差達到新高。
德國聯邦統計局(Destatis)日前公布,被視為通貨膨脹指標的PPI同比飆升37.2%,創下自1949年有紀錄以來的最大增幅。
德國財政部在其發布的8月月度報告中表示,德國目前的經濟發展前景明顯黯淡,且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它也補充,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顯著減少、能源價格以及其他商品的價格持續高企,以及受到中國的新冠清零政策影響,使供應鏈中斷時間長於預期等因素,拖累了該國的經濟發展。
能源價格上漲意味著通貨膨脹不太可能在近期內降溫,德國7月的年通脹率為8.5%,與歐元區創紀錄的8.9%一致。專家表示,在8月底隨著燃油稅減免、較便宜的公共交通費等補助措施到期後,德國的通脹率可能會達到9%左右。
德國商業銀行經濟學家索爾文(Ralph Solveen)表示,屆時通脹可能會達到頂峰。然而,預計明年的工資上漲可能會繼續提振利率,公司可能會將這些成本轉嫁給他們的客戶。
另一方面,根據德國經濟研究所(IW)的報告,德國經濟在2022年上半年變得更加依賴中國,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增長明顯減弱,而對中國商品的進口比例大幅增加。
2022年上半年,中國在德國進口的比率從2000年的3.4%上升至12.4%,在這6個月期間,德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價值與前一年同比增長了45.7%。IW表示,到2022年年中,德國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已躍升至近410億歐元,IW並補充,這一差距將進一步擴大。
IW的經濟研究專家馬蒂斯(Juergen Matthes)表示,中國的銷售市場與利潤太具吸引力,即使德國與中國因俄烏戰爭立場的不同使兩國間存在政治問題,但德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依舊很高。2022年1月到6月期間,德國在中國的投資額約100億歐元,遠超過於2000年以來的半年高峰值62億歐元的紀錄。
IW呼籲政府須將調整政策,減少與中國貿易往來的激勵措施,並轉向其他亞洲新興市場的貿易。馬蒂斯表示,德國企業需停止對中國的依賴,考量到若中國入侵台灣,西方對北京的任何制裁都將可能導致公司面臨破產的威脅。
德國政府在4月時預測2022年通脹率為6.1%,財政部表示,它將在10月12日公布最新的經濟預測。
(航貿週刊2022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