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航運消息 > 中美航線貨櫃運價暴跌 肇因黃金週、經濟降溫

中美航線貨櫃運價暴跌 肇因黃金週、經濟降溫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引述,Vespucci Maritime表示,國際貨櫃運價近幾週大幅下滑,受西方經濟降溫訊號及中國黃金週假期到來的雙重影響,市場需求疲弱。

上海至美西核心航線運價單週下跌三十一%,降至每FEU一千六百美元。上海至美東全水路航線則下跌二十三%,至每FEU二千五百美元。上海至歐洲運價也下滑九%,至每TEU一千美元,對貨主而言,單位噸英里的運費相對划算。業界普遍認為,需求與運價下滑通常意味船公司將進一步加大「停航」(blank sailing)的力道。

Vespucci Maritime分析師Lars Jensen分析,當需求下降時,艙位供給也應相對調整,才能避免運價進一步下滑。從目前來看,航運公司確實持續停航,現階段太平洋航線已有約十四%艙位被撤出,亞洲至歐洲航線則撤出十七%。

美國航線運價下跌,部分原因與中美貿易政策有關。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目前已超過三十%,並將於十一月十日自動再次上調,除非北京與華盛頓達成新協議。另,美國消費者信心低迷也對需求造成壓力。據密西根大學最新調查,多數美國人預期未來一年失業率將上升,約五分之一的民眾認為自己在五年內失業的可能性不小。

密西根大學消費者調查主任Joanne Hsu於九月中旬表示,本月低收入與中等收入群體對經濟前景的看法尤其悲觀。貿易政策仍是消費者最關注的議題之一,約有六成受訪者在訪談中主動提及關稅,與上月幾乎沒有差別。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及消費者信心下滑影響需求,貨櫃航運市場正進入艱難的時刻,後續停航與供給調整將成為使運價穩定的關鍵作法。

(台灣新生報航運版20250925)

You may also like
航運業氣候進展報告:需求與融資落後,2030突破存在風險
GRI與停航支撐有限 美國進口運價重回跌勢
航運排放仍比2008年高出121% ABS籲IMO重審政策
貨櫃船運市場指標走跌海運業面臨多重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