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航運消息 > 運價承壓旺季需求難現 海運市場持續低迷

運價承壓旺季需求難現 海運市場持續低迷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引述,海運分析機構Xeneta分析,全球海運市場進入傳統旺季,但受關稅政策與船舶供給過剩影響,業者對於「高峰季效應」的期待持續降溫。

Xeneta首席分析師桑德(Peter Sand)指出,今年難以出現傳統旺季,不過仍不排除十月至十一月出現「溫和的延遲高峰季」,運價也許將小幅回升,尤其可能影響短約市場,及部分長約運費在旺季附加費(PSS)實施下產生變動。

在美國前總統川普推動的新一波關稅政策上路後,全球焦點轉向跨太平洋航線。儘管對中國的關稅尚未完全落實,但市場反應已顯示壓力。據德魯里(Drewry)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與Xeneta指數(XSI)數據顯示,亞洲至美國航線運價近期持續下跌。

德魯里世界貨櫃指數(WCI)顯示,上海至洛杉磯航線每四十呎貨櫃跌至二千四百九十四美元,週減二%;上海至紐約則跌至三千六百三十八美元,降幅五%。SCFI數據也顯示,亞洲至美西航線下跌三點五一%至一千七百五十九美元,美東則下降二點六一%至二千七百六十九美元。

德魯里供應鏈顧問公司經理齊蒂(Hind Chitty)指出,儘管運價仍在下跌,但跌勢已有趨緩跡象。她表示,承運人透過跳港航班(blank sailings)調整運能以穩定市場,但在貿易流向變化、關稅調整與網絡重組影響下,支撐作用有限。

Xeneta數據顯示,亞洲至美西航線跌幅最深,週減四點九二%,至一千九百一十三美元,但相較前一週七點九二%跌幅,已略有收斂。

另,雖然各大指數未涵蓋非洲航線,但SCFI顯示,亞洲至南非德班航線小幅回升零點四%,至三千零八美元。不過有貨代透露,馬士基已通知客戶,自十月一日起將取消南非直航服務,僅地中海航運(MSC)維持直航,未來馬士基貨物須經由歐洲轉運,勢必增加成本與運輸時間,並削弱南非出口競爭力。部分業界人士更將此舉歸因於美國與南非外交及貿易關係惡化所致。

展望下半年,齊蒂認為,今年已無高峰季可期待,並提醒新船持續交付,將進一步加劇供給過剩。至於承運人因應之道,桑德認為,不脫減班、降速航行、船型與航線重新配置,及報廢舊船等方式。不過他坦言,這些措施在二○二五年難以發揮明顯效果,至二○二六年也許可見到拆船腳步趨緩。

桑德表示,需求雖然強勁,但大部分航線運價仍持續下滑,真正問題在於這些策略究竟能發揮多少效用。

(台灣新生報航運版20250819)

You may also like
聯合國發布海運回顧報告:全球航運進入不確定時代
印度大舉投資造船 SDHI簽署多項MoU推動產業升級
受疫情、紅海危機、巴拿馬運河水位挑戰 近5年全球港口績效普遍下滑
美國新關稅措施上路 全球貨櫃航商明年恐承擔32億美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