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航運消息 > 航運公司調整美西航線 亞印、中東市場成新焦點

航運公司調整美西航線 亞印、中東市場成新焦點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中國大陸相關單位表示,全球航運業正面臨市場波動與運價下跌,多家航運公司近期陸續調整美西航線,轉而將資源與運力配置至亞洲︱印度及中東市場,尋求新成長動能。

地中海航運公司(MSC)調整「Pearl-Shikra」航線聚焦亞洲︱印巴貨運:

地中海航運(MSC)近日宣布,自七月五日九千四百零八TEU「MSC VITTORIA」號自天津啟航起,正式調整「Pearl-Shikra」航線結構,取消跨太平洋段,致力於亞洲至印度大陸的服務。之前,該航線曾以十三艘六千至一萬三千一百TEU貨櫃船營運,涵蓋中國大陸、越南、美西及印度多地。調整後則精簡為七艘五千九百至九千六百TEU船舶組成的定期航線網路,採七週為週期,掛靠天津港、青島港、上海港、寧波港、新加坡港、蒙德拉港、卡拉奇港、那瓦謝瓦港、可倫坡港、CaiMep港、釜山等港。MSC仍沿用「Pearl-Shikra」品牌進行推廣。

MSC並將廈門及海防的美西服務,分別併入「Sentosa」與「Orient」航線:

Sentosa:九艘一萬四千至二萬四千六百TEU船舶營運,掛靠巴生港、新加坡港、林查班港、CaiMep港、鹽田港、廈門港、長堤港、奧克蘭港、橫濱等港。

Orient:七艘八千二百至一萬四千二百TEU貨櫃船營運,掛靠海防港、寧波港、上海港、釜山港、長堤港、奧克蘭港。

據上海貨櫃運價指數(SCFI)數據顯示,六月初中美西航線現貨價高達五千六百零六美元/FEU,但至七月初已跌至二千零八十九美元/FEU,跌幅達六成,明顯壓縮航線收益。航運業預期,若運價持續低迷,未來仍可能出現更多遠東至北美航線調整。

除MSC外,中聯航運(CU Lines)也宣布暫停「TP1」跨太平洋航線。該航線於六月初重新啟動,部署多艘二千四百三十至二千七百七十TEU貨櫃船,原計畫六週為週期營運蛇口港、寧波港、青島港至長堤港。但在首航二千七百五十八TEU「CUL Manila」號於六月七日啟航並於六月廿九日抵達長堤港後,因市場需求疲軟與運價回落,後續航次未再安排。

分析師認為,此舉顯示中聯航運對市場高度敏感,也展現其快速調整戰略的靈活性。

(台灣新生報航運版20250722)

You may also like
美港口費10月上路 航商提前調整船隊與航線應對
全球貿易重組帶動中小型船需求 承運人延後拆船
海洋網聯船務開通北部灣港-越南-新加坡航線
陽明海運與韓華海洋簽7艘LNG雙燃料船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