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航運消息 > 主要運價指數出現分歧 亞洲至歐洲航線本月起迎接新一波調漲

主要運價指數出現分歧 亞洲至歐洲航線本月起迎接新一波調漲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2025/11/04

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表示,全球主要貨櫃運價指數在十一月綜合運價上調(GRI)生效前出現明顯分歧。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近日與德魯里(Drewry)、Xeneta及Freightos等機構公布的指數差異明顯,尤其在地中海航線表現尤為突出。

SCFI顯示,上海至地中海基本港航線本週即期運價週增十二%,達每四十呎貨櫃三千九百六十六美元;而上海至北歐基本港航線則上漲八%,報每四十呎貨櫃二千六百九十八美元。兩航線間價差達一千三百美元,約高出五成,顯示SCFI明顯偏高。

相較之下,德魯里世界貨櫃運價指數(WCI)上海至鹿特丹航線上週上漲三%,至每四十呎貨櫃一千七百九十五美元;上海至義大利熱那亞航線上漲五%,至一千九百五十五美元,價差僅兩百美元。

Xeneta旗下XSI指數顯示,遠東至北歐航線短約運價平均為每四十呎貨櫃一千九百六十四美元,而遠東至地中海航線則為二千三百二十六美元。

分析指出,SCFI之所以出現偏離,原因在於其採用「下週運價報價」統計方式,可能已反映船公司自十一月一日起即將實施的新一波「自由運費(FAK)」報價。例如地中海航運公司(MSC)公布,遠東至北歐航線新FAK運價即為每四十呎貨櫃二千七百美元,與SCFI最新報價幾乎一致。

Xeneta首席分析師桑德指出,亞洲至歐洲航線年度合約談判正進入初期階段,即期運價走勢將成為託運人制定二○二六年長約價格的重要參考。他們預期十一月一日遠東至北歐航線即期運價將再度上揚,與長約運價持平。

桑德說,此一時間點與過去兩年相似,二○二三年及二○二四年十一月一日都出現短暫上漲,反映船公司透過精準控艙策略,在年度合約談判前積極維持運價。

不過,Xeneta也指出,截至十月底,亞洲至北歐航線即期運價較二○二四年初下跌六十一%,為主要東西向航線中跌幅最大者。一名貨主表示,他最近在亞洲與船公司接洽時,感受到他們對航運市場並不樂觀。

桑德提醒,託運人須密切關注市場變化,短期運價上漲並不代表二○二六年長約價格將同步上調。一項調查顯示,多數業者預期明年亞洲至北歐航線年度合約運價將略低於今年,約每四十呎貨櫃一千四百至一千五百美元。

跨太平洋航線方面,德魯里WCI顯示,上海至洛杉磯航線即期運價週漲六%,至每四十呎貨櫃二千四百三十八美元;上海至紐約航線上漲四%,報收三千五百六十八美元。德魯里預估十一月一日多家船公司實施GRI後,運價將略有上升,但漲勢可能短暫,隨後仍將回落。

多家航商計畫自十一月起調漲每四十呎貨櫃一千至三千美元不等。

桑德分析,儘管十月即期運價上揚,十一月初可能再度上漲,但這與美國進口需求疲弱的基本面相違背。美中休戰也許將促使部分貨主提前行動,但難以掀起大規模進口潮。多數貨主已在年初提前備貨,如今庫存高漲,短期內不急於利用降稅優勢。桑德認為,市場信心是一股強大力量,儘管休戰協議未必引發運價飆升,但可能為市場帶來支撐,減緩二○二五年剩餘時間運價跌勢。

(台灣新生報航運版20251104)

You may also like
美國港口新徵費首週 中遠與東方海外負擔逾4,200萬美元
關稅衝擊效應發酵 美9月貨櫃進口量較去年同期驟降6.6%
巴拿馬運河2025年度財報顯示營運穩定、收入成長逾1成
創紀錄!中國貨櫃船20天穿越北極航線直達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