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航運消息 > 關稅衝擊效應發酵 美9月貨櫃進口量較去年同期驟降6.6%

關稅衝擊效應發酵 美9月貨櫃進口量較去年同期驟降6.6%

【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表示,美國前十大港口今(二○二五)年九月進口貨櫃量較去年同期大減六點六%,扭轉前幾個月小幅成長的趨勢,顯示新一波關稅政策負面效應已開始顯現。航運業界分析師麥考恩(John McCown)預測,這波下滑將在二○二六年前持續擴大且更為明顯。

這項統計顯示,八月美國貨櫃進口量微增零點二%,七月則成長三點二%,主因是進口商提前在新關稅生效前搶運貨物入境。之前的六月與五月,港口進口量分別下滑八點三%與六點六%。

麥考恩指出,如現行關稅政策不變,美國進口貨櫃量將在未來一年持續呈現明顯減少趨勢。

分析師表示,新修訂的互惠關稅自八月七日生效,但針對已在途貨物設有豁免條款。凡在八月七日前於最後一個海外港口裝船,並於十月五日前抵達美國的貨櫃,都可免受新關稅影響。這段「緩衝期」讓大部分八月抵達的貨櫃,及部分亞洲至美東航線的九月貨運得以避開額外費用。

麥考恩指出,企業調整供應鏈速度已超乎預期,過去因成本高出一成而被排除的生產據點,現在如能省下二十五%關稅,反而變得更具吸引力。他說,面臨高關稅的製造商正積極尋找其他無關稅的市場,以維持競爭力。

全球數據也顯示出這項轉變,儘管美國貨櫃量下降,但全球貨櫃運量在截至八月的連續兩個月創下新高。八月遠東地區貨櫃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四點六%,非洲、中東/印度及歐洲等市場進口量明顯上升,形成美國量減、其他地區量增的對比情況。

二○二四年美國進口貨櫃量較前一年成長十五點二%,但今年表現急轉直下。全美零售聯合會預估,二○二五年全年進口量將較二○二四年減少三點四%,其中最後四個月降幅將達十五點七%。

麥考恩認為,這項預測合理,而未來幾個月美國多數港口將連續出現兩位數百分比跌幅,且這場衰退不會在年底結束,勢必延續至二○二六年。

以洛杉磯港為例,九月進口量下滑七點六%,略優於該港之前預期的一成跌幅。據貨櫃貿易統計(CTS)資料顯示,北美八月進口量已下降九點九%,凸顯市場下跌趨勢。

儘管美中關稅互徵措施暫時延後至十一月中生效,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再度威脅,將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一百%關稅,顯示雙方談判進展有限。中國仍是美國進口貨櫃最大來源國,任何額外關稅都將引發連鎖衝擊。

另,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針對中國建造或由中資營運的船舶徵收服務費政策已於十月十四日實施,中國也對美國關聯船舶進入中國港口徵收同等費用作為報復。儘管直接受影響的美國建造船舶數量不多,但由於部分條文涉及「美資持股二十五%」的定義,若詮釋範圍擴大,影響恐相當明顯。

麥考恩表示,關稅數量龐雜且結構日益複雜,這已成為全球航運運作的一大問題。他提醒,重疊關稅政策正影響貨櫃碼頭作業效率與供應鏈流暢性,恐使全球物流環境進一步惡化。

(台灣新生報航運版20251028)

You may also like
巴拿馬運河2025年度財報顯示營運穩定、收入成長逾1成
創紀錄!中國貨櫃船20天穿越北極航線直達歐洲
美國港口新規衝擊中國造船 韓國造船業迎來反轉契機
全球化未逆轉 DHL報告:貿易距離創新高、長航線需求續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