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表示,儘管美國政府於八月七日正式實施新一波關稅,但針對「轉運商品」更嚴格貿易處罰,短期內尚不會立即實施,暫時紓解東南亞出口國的主要擔憂。
美國白宮官員過去曾點名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質疑其協助中國商品經由當地「轉運」輸美,藉此規避直接從中國出口所需面對的高額關稅。
按照新命令,凡經美國認定有轉運行為、意圖隱匿原產地的產品,將面臨額外四十%懲罰性關稅。不過美國並未具體說明轉運的法律定義。
目前美國自東南亞主要經濟體進口商品的平均關稅約為十九%,比原先威脅實施的稅率大幅降低。美國現行海關規定指出,若一項產品在第三國經過「實質性轉型」,即使其零件完全來自中國,也可標示為該第三國產製。由於美方尚未更新相關規範,部分東南亞官員表示,現行原產地認定規則仍然適用。
這代表只有在偽造出口證明或非法取得文件等明確違法行為下,才會被視為「非法轉運」。泰國商業部外貿司司長Arada Fuangtong)表示,目前所有出口美國的泰國商品都面臨十九%關稅,因為美方尚未發布有關轉運的新規定。
美方官員向越南商界人士說明,即使產品完全以中國零件組裝,只要在越南進行最終組裝,也將適用二十%關稅。
業內人士透露,此為美方與企業溝通的內容。由於規則模糊,許多貿易顧問早在新關稅生效前便建議客戶,對美出口商品的在地生產比率應達到四十%。
許多依賴中國零組件的東南亞製造商,幾個月來一直無法掌握美方對轉運行為的真正定義。儘管部分商品在東南亞已進行合法加工,但若原料與零件比例過高,是否仍將被認定為轉運仍存疑慮。
多位投資顧問警告,未來美方可能會對「轉運」給出更嚴格的定義。按照川普近日簽署的行政命令,美國政府將「每六個月公布一份清單」,列出涉及規避關稅的國家與特定工廠。
(台灣新生報航運版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