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交通部於4月24日在高雄國際機場舉辦「SAF啟航 永續飛航」啟動儀式,宣布中華航空、長榮航空與星宇航空3家國籍航空公司,首次於國內機場添加永續航空燃油(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AF),由台灣中油與台塑石化分別於高雄、松山與桃園機場供油,象徵台灣航空業邁入實質推動減碳行動的新階段。

國籍航空公司首度在國內添加永續航空燃油SAF,交通部長陳世凱(中)與參加啟動儀式的來賓在剛添加完SAF的長榮班機前合影。(圖片來源:長榮航空)
交通部指出,中油與台塑石化2家本地燃油供應商已分別於2024年12月與2025年2月取得國際民航組織(ICAO)所屬的國際航空業碳抵換及減量計畫(CORSIA)認證,今年預計將提供400噸進口與5,500噸自產的SAF予國籍航空使用,預估可減碳15,000噸。民航局表示,這是SAF首次在國內實際添加於商業航班上,除具示範意義外,也為後續常態供應建立基礎。
交通部長陳世凱強調,行政院已將SAF列為我國碳排減量旗艦計畫之一,交通部也成立專案平台,由民航局與經濟部能源署合作組成SAF使用與供應工作小組,持續推動航空業減碳轉型。民航局長何淑萍則表示,試行計畫的啟動,代表台灣在航空永續發展上已取得實質進展,並指出目前國際推動SAF仍處於初期階段,台灣將以鼓勵為主,希望國籍航空於2030年達到總燃油使用量5%的SAF比例。
長榮航空也於同日宣布,已與3家永續航空燃油供應商簽訂採購合約,包括美國的Associated Energy Group, LLC(AEG)、日本的COSMO Oil Marketing Co., Ltd.(COSMO)及本地的台塑石化(Formos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表示,這項合作象徵企業對2050淨零排放目標的承諾,並將於北美、日本與台灣等主要營運據點,陸續常態性添加SAF。
長榮航空目前依循歐盟政策,自2025年第1季起在歐洲機場起飛航班已添加2% SAF,並於4月23日執行首度在本地機場添加SAF的航班,包括自松山機場飛往韓國金浦機場的BR156航班,以及自高雄小港機場飛往日本關西機場的BR148航班,2班皆使用由台塑石化自產的SAF。
業界指出,永續航空燃油被視為航空業最具潛力的碳減排路徑之一。長榮航空近年已投入多項節能減碳措施,包括機隊汰換與航線優化,並預計未來持續拓展SAF應用與國際合作,深化航空永續轉型的實質作為。
此次多方協作推動SAF的供應與使用,標誌台灣航空產業於減碳轉型之路上邁出關鍵一步,也為打造具韌性的國內SAF供應鏈奠定基礎。
(航貿週刊202517期)
[/rsc_restrict_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