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hippingdigest.tw/wp-content/uploads/2025/02/20250207140408-700x400.png)
全國航運界114年春節團拜,航政司司長韓振華(右3)、航港局局長葉協隆(左4)、副局長陳賓權(左2)、海攬公會理事長翁堯賢(右2)、常務理事陳木枝(左3)等人共賀新春。
「中華民國航運界114年春節團拜」2月7日在臺大校友會館舉行,由籌備會主任委員、中華民國輪船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蔡豐明主持。交通部常務次長林國顯、交通部航政司長韓振華、交通部航港局局長葉協隆、臺灣港務公司總經理王錦榮、陽明海運總經理白崑榮及多位海運公、協、學會領袖皆到場參加,場面熱鬧。
蔡豐明表示,今年對多數航商而言是不確定的一年,原因包括紅海區域的停火協定雖對全球局勢和平有正面影響,但對海運市場的供需結構將產生新的挑戰;同時,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所帶來的國際貿易關稅調整和相關政策演變,也使航商及物流業者面臨更多變化。他認為,紅海局勢在今年第1、第2季仍需審慎觀察,地緣政治與氣候變遷、AI等新技術應用,都是海運業需要積極因應的議題。
他補充,國內政府單位目前正推動國際化、自由化、數位化及永續發展等方向,對航運業極具助益;具體而言,在海運事業多元發展、港口升級與智慧港口建設等方面,都能看見政府持續投入資源。至於人才培育部分,他提到航港局推動的「海員新星培育計畫」,目前已有長榮海運、萬海航運與陽明海運等主要航商參與,目的是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海運產業,並改善船員上船後的生活與福利。蔡豐明表示,除了半導體產業外,國內的航運業在穩定經濟、打造國際競爭力上也扮演關鍵角色,期許未來能在政府與業界通力合作下持續發展。
林國顯則指出,2024年不會是一個容易的年份,但航運業一直以來都展現相當的韌性。從過去面對地緣政治、以阿衝突、美中貿易摩擦甚至紅海危機時,航運業者不但維持運能,更同時推動數位及能源轉型。交通部對此深表敬意,也強調會持續聽取業界的意見,以利政府在制定政策時能更貼近實務。
他提到,臺灣港務公司過去一年投入了很多心力用於推動港埠安全、智慧監控與應用AI新興科技及相關智慧轉型,希望能在港口進出與操作效率上取得進展;同時也針對替代能源如氫能、氨、LNG與LPG等方案進行評估,並將依據航商的需求與國際趨勢調整配套。林國顯認為,關稅與貿易摩擦等問題本質上是談判工具,對國際貨物流動、廠商布局帶來衝擊,政府單位會持續掌握業界動向,以提供更適切的支援。他也期盼在新的一年中,航商能在看似風險的情況下仍尋得商機,為國家與產業創造更多利益。
交通部與航港局過去一年除了推行海員訓練外,也針對海事及永續海運議題召開多場論壇,邀請各界專家及業界代表共同研商。交通部強調,未來會與各單位持續合作,結合智慧與創新技術,並加強海空聯運建設,為航運產業提供更完整的發展環境。
(航貿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