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引述,德魯里(Drewry)世界貨櫃運價指數上週下跌五%,至每四十呎標準貨櫃一千八百五十九美元,為連續四週上漲後首度回落,主因節慶後需求走弱,加上紅海航線仍存有高度不確定性。
Drewry指出,跨太平洋航線跌幅最為明顯。上海至紐約運價大跌十五%,至三千二百五十四美元;上海至洛杉磯則下跌十二%,至二千三百二十八美元。航運分析師指出,之前短暫上漲主要受普遍調漲運價(GRI)推動,但因零售商節慶商品進口已告一段落,使漲勢難以為繼。
德魯里預測,因需求疲弱使航商難以維持,本週運價可能「小幅下滑或持平」。
至於亞洲︱歐洲航線相對較具韌性,上海至義大利熱那亞運價上漲四%,至二千一百九十三美元;上海至鹿特丹則上升三%,至二千零二十八美元。航商為迎接年度合約談判,自十一月十五日起推出每四十呎貨櫃三千至三千六百五十美元的更高FAK運價,盼藉此推升行情。
德魯里最新預測指出,若近期胡塞組織宣布停火使蘇伊士運河通行逐步恢復,未來數季供需平衡恐再度走弱。Xeneta首席分析師桑德(Peter Sand)警告,大量船舶若重返紅海,將對全球貨櫃航運將帶來巨大衝擊。
Xeneta估計,繞行好望角改道航程目前吸收全球約二百萬TEU航運運力,此危機已使全球運能減少約八%。如航線突然回歸紅海,市場將在需求疲弱之際湧入大量運能,恐導致各主要航線運價進一步下跌。
桑德表示,今年以後,遠東至北歐、地中海及美東等通常經紅海航線平均即期運價已下跌超過五十%。如大規模恢復通行,全球多數航線的運價都將進一步下探。
對託運人與航商而言,分析師認為,未來數月將面臨複雜局勢。桑德指出,航商已開始接近虧損狀態,即使紅海情勢維持現狀,全球運價二○二六年仍可能再下跌十%,至二十五%。目前昂貴的海上保險費用、船員安全疑慮及貨物風險仍是限制大規模重返紅海的主要因素。
(台灣新生報航運版2025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