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家仰/綜合報導】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表示,跨太平洋航線貨櫃即期運費本週再次出現兩位數漲幅,因為在美中貿易戰緩和情況下,承運商迫使價格上漲。
貨櫃代理指出,目前亞歐航線漲幅較小,但這些漲幅能否持續下去令人懷疑,因為每個人都持續尋找旺季開始的跡象。
隨著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判決宣布,川普總統許多所謂互惠關稅無效,無法對運費指數產生有意義的影響,之前宣布九十天暫停很可能是本週費率走強的主因。
圍繞美國貿易政策許多不確定性影響跨太平洋航線定價:德魯里世界貨櫃指數(WCI)上海-洛杉磯航線週上漲十七%,收於每四十英呎三千七百八十八件,而上海―紐約航線一週上漲十四%,至每四十英呎五千一百七十二美元。
WCI記錄的是過去七天支付即期運價,而上海貨櫃運價指數(SCFI)記錄是過去一週報價,且通常與下週的德魯里世界貨櫃指數顯示相關性。
如果下週情況是如此,跨太平洋託運人可能面臨兩位數運費上漲;近日SCFI上美西海岸基地港段每週上漲五十八%,收於每四十英呎五千一百七十二美元,比本週該航線WCI數據高出約一千四百美元。
另,SCFI的上海-美國東海岸基地港口週環比上漲四十六%,至每四十英呎六千二百四十三美元,比該航線WCI指數高出一千多美元。
有鑒於承運商於六月一日(週日)實施每四十英呎一千至三千美元的一般運價上調(GRI),本週跨太平洋即期運價上調有跡可循。
與此同時,亞洲現貨北歐買家本週也遇到更高價格,這是自四月初以來首次上漲,之前WCI的上海-鹿特丹航段每週上漲六%,至每四十英呎二千一百五十九美元,上海-熱那亞航線上漲三%,至每四十英呎二千九百三十九美元。
如果近日的上海貨櫃運價指數(SCFI)是正確的,他們下週可能會面臨更高費率,上海至北歐基地港週環比上漲二十%,至每四十英呎三千一百七十四美元,上海-地中海基地港上漲三十一%,至每四十英呎六千一百二十二美元。SCFI數據可能顯示承運商宣布六月一日新FAK費率水準,北歐航線是三千一百至三千三百美元,地中海航線為四千四百至五千美元。航運業貨運代理預測,這次運價反彈將是短暫的。
分析師觀察利率從五月到六月上升;但對亞洲到北歐,這些費率已被下調,認為預計會進一步下調。
航運分析師認為,部分漲幅將持續下去,並保持在五月費率水準以上,但不是現在看到的水準,也可能不是承運商希望的水準。這似乎有更多承運商試圖根據跨太平洋航線費率上漲來上調費率,目前需求維持平穩,艙位可用性正常。目前需求還沒有明顯增加,到目前為止,從亞洲到歐洲預訂艙位沒問題。
另一位航運業貨運代理指出,承運商表示,大型BCO現在貨運量正達到高峰,由於停航,船舶已經滿載,因此肯定有旺季因素起作用。
以星航運(Zim)宣布,從六月六日起對亞歐貨物徵收每四十英呎一千四百美元的旺季附加費(PSS),CMA CGM則將於六月七日對每四十英呎的亞洲-地中海PSS徵收一千美元。
(台灣新生報航運版20250603)